湖南
湖南省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核心领域,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湖南省“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湖南省5G应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构建“三核一廊两翼”的产业布局:以长沙为核心,建设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在株洲、湘潭和衡阳建设产业基地,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目前,湖南省已引进和培育了多家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涵盖芯片设计、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5G应用等多个领域。例如,湖南伟业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产CPU和GPU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湖南固态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SSD主控芯片和北斗定位芯片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此外,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配套建设中试转化基地,为企业提供从小试到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的全流程支持。
为支持产业发展,湖南省设立了50亿元的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母基金和10亿元的科创引导基金,计划与国家投资机构合作搭建20亿元的专项基金,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湖南省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逐步形成规模,预计到2025年,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湖南省正迅速崛起为中国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先地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目标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增长极。湖南已制定《湖南省“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湖南省5G应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计划到2024年实现5G用户占比超50%、建成140,000多个5G基站,涵盖芯片设计、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5G应用等领域。
凭借在电子信息制造和智能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湖南拥有多家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总产值持续增长。2020年上半年,该产业收入达182.25亿元,同比增长12.7%。这一坚实的基础使湖南在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备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湖南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采用“三核一廊两翼”布局:以长沙为核心的创新中心,株洲、湘潭和衡阳的产业基地,以及湘江新区的数字经济走廊。这一框架确保了研发、生产和市场应用的无缝衔接,为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创新中心
以长沙为核心,建设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研发平台,专注于芯片设计、电子元器件和智能技术研究。
产业基地
株洲、湘潭和衡阳作为产业基地,支持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具备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智能终端制造能力。
数字经济走廊
湘江新区建设数字经济走廊,提供稳定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市场应用场景,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支持
政府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和1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实施税收优惠、能耗成本降低等政策,并通过奖励机制吸引投资和人才。